| 网站首页 | 本站新闻 | 杭州残协讯息 | 中途之家 | 康复医疗 | 人间真情 | 就业指导 | 学习资料 | 爱情小屋 | 

您现在的位置: 站起来公益网 >> 人间真情 >> 人间真情 >> 正文
她将高位截瘫侄子接回家
作者:记者曲彩…    文章来源:烟台晚报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5-8-29【字体:

在蓬莱市小门家镇,有一个充满大爱的家庭,男主人是62岁的张士胜,女主人是58岁的于国华。两口子前些年先是把张士胜的侄子养大成人,如今刚松了一口气,又将于国华高位截瘫的侄子接回家……

爸爸因病痛翻车离世

于国华的侄子叫于希平,出生于1991年,眉目俊朗,长得挺壮实,说起来也是个苦命的小伙子。于希平的母亲精神不太正常,所以于希平的童年生活根本享受不到母亲的关爱。于希平10岁那年,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。10岁的孩子,只能跟着父亲过一口热一口凉的日子,自然很苦。血浓于水,小小年纪的于希平依然会想念妈妈,有时想念得深了,他就自己偷偷跑到另外一个村子的外婆家里去看妈妈,但在妈妈糊里糊涂的意识里,根本反应不到眼前这个乖巧可爱的小男孩是自己的孩子,妈妈犯病时,甚至见到他就打。

还好,于希平的爸爸非常疼爱他,为了让孩子少受苦,爸爸每天奔波忙碌在赚钱的路上,但一个农村的大老爷们,心里有再多的爱,也给不了于希平细腻的母爱,这让于希平的童年和少年生活,始终缺少温暖的色彩。

前几年,于希平的爸爸因为过度操劳患了尿毒症,舍不得花钱治疗的他就在家里硬扛着。去年5月份,于爸爸到山上干活,驾驶农用车回家的路上,因病痛发作,控制不了农用车翻进了沟里,被送往医院治疗。

在爸爸出事故之前,考虑到爸爸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,原本在新疆打工的于希平,揣着不多的积蓄回到了家乡。爸爸发生事故时,于希平刚到龙口市一家钢结构安装处工作,闻讯赶紧请假回到蓬莱,在医院里忙里忙外照顾爸爸。但于希平的爸爸终因病重不治离开了他。

姑姑将高位截瘫侄子接回家

爸爸刚离世的那段时间,于希平忍着悲痛,往返于龙口和蓬莱之间,一边上班一边料理着父亲的后事。家里的事情处理结束,去年10月份,于希平全身心投入工作,但没想到的是,在户外施工时,他不慎从架子上坠落。摔得血肉模糊的于希平被工友们紧急送往龙口市人民医院抢救。虽然医生尽了全力抢救,但于希平的腿直到现在也没有知觉。一纸诊断书几乎给于希平判了“死刑”———高位截瘫。

母亲精神残疾、父亲离世、自己又摔瘫了,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呢?必须得有人照顾才能活下去的于希平,身边没有别的亲人,于希平的姑姑毅然顶住压力,将侄子于希平接到了家里照顾。

对于老伴将高位截瘫的侄子接回家,张士胜给予了支持。虽然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村老人知道,这样一个高位截瘫的大小伙子接回家,对于他们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,就是个沉重的负担,而且这个负担可能还要背负很久很久,但他无法不支持。“哪么弄,这个孩子没有爹,有个妈也和没有差不多,我们还能不管他?”

在被姑姑接回家之前,于希平曾经跟85岁的爷爷在一起住了一段时间。“我爸根本弄不了他,再是家里的炕窄巴,他一个人就得占一铺炕,我爹那么大岁数了,只能睡沙发,时间长了,不得把老爷子也折腾病了?”半是对父亲的心疼,半是对侄子的爱,促使于国华做出了这个决定———照顾侄子于希平一辈子,“只要我还活着,我就得一直照顾他。”瘦小的于国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,她只认得一个朴素的道理———这是自己的亲人,不能撂了他。

为侄子建房并安装暖气

将高位截瘫的侄子接回家,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负担。于希平工作中积攒的那点积蓄,全部用于给尿毒症的父亲治病了,而且还落下了一些债务。本来,于希平打算靠自己的努力将父亲的债务还上,谁知道又摊上了这么一个变故,于希平手里几乎没有分文,好在他所工作的单位为他垫付了全部的医疗费用,等待工伤认定下来以后再由保险公司赔付,但眼看于希平出事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,工伤认定迟迟没有下来,保险公司的赔付也一直没有拿到。而于希平每个月都要用药,每天插尿管,半个月就得换一次,全套尿管换下来也不便宜,有时粘在身体上,还得找救护车拉到医院里换。而且于希平还要做康复,康复的费用对于这个最普通不过的农村家庭来说,也非常昂贵。张士胜和于国华咬牙坚持着,为于希平负担着各种使费,并送他到毓璜顶医院做最好的康复治疗。如今,眼看十个月过去了,这对普通的农村夫妇东挪西凑,为侄子使尽了全力。

于希平去年十月份摔伤入院,正是苹果丰收的季节,为了照顾于希平,张士胜一家的苹果来不及运送到市场,全部囤进了冷库,而今年苹果市场价低,新苹果又即将下来,那成堆的苹果即便落价也不好销,张士胜一家为此损失很大。

经济方面的负担还只是一方面,照顾这样一个病号,就得一个人专门来做才行。擦洗、翻身、喂饭、换尿管,于希平几乎需要24小时的照顾。原来和丈夫一起务农的于国华,为了专心照顾好侄子,干脆把地租出去了一部分,在山上建起一处房子,和侄子吃住都在一起,以便于24小时照顾于希平。“我们家的炕小,他现在的状况不能翻身,别人也不能碰他,就得他一个人占一个床,家里住不开。”于国华说建这个板房花了两万多,考虑到冬天需要暖气,还安装了暖气,不能在这里冻着,否则跟不接他回家还有什么区别?“我们累点苦点还没啥,就是怕我们没钱给侄子做康复,那样我们就一辈子都难以心安了。”虽然已经为侄子花掉了家里几乎全部的积蓄,张士胜、于国华两口子没有丝毫疼惜,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于希平第二个康复期的费用,他们盼望着早点把工伤的赔付拿到手,“如果康复得好,俺侄子也许还有希望站起来,就算站不起来,他能坐着轮椅半自立,我们也很知足了……”又瘦又小的于国华,在需要照顾的侄子面前,身体里好似蕴蓄着无穷的能量。
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最新文章 热点新闻 相关文章
    军嫂照顾高位截瘫丈夫41年 从
    高位截瘫残疾姐妹游玉英26年
    父亲高位截瘫母亲去世 冠县1
    北京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免费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