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 网站首页 | 本站新闻 | 杭州残协讯息 | 希望之家 | 康复医疗 | 人间真情 | 就业指导 | 学习资料 | 爱情小屋 | 

您现在的位置: 站起来公益网 >> 希望之家 >> 康复之星 >> 正文
[组图]高位截瘫,在不幸中创造幸运
作者:记者 徐 …    文章来源:新华日报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8-5-17【字体:

失去左肾、脾脏和大半个肝脏,20年矢志不渝公益事业——

 

高位截瘫,在不幸中创造幸运

 

二十个春夏秋冬,王德林守在电话机旁,接听求助电话,做记录,安排志愿者工作。

 

王德林和扶助他前行的母亲(右)、妹妹(中)、一凡(左)。

 

又到了打针时间。他从身边药箱里取出针管,消毒,然后将生理盐水注射到头孢曲松钠药瓶里,摇匀,再把混合液体吸出来,注射到250毫升的生理盐水瓶中。

他熟练地操作着,直到把盐水瓶挂好,又麻利地给自己的手背消毒。枯瘦的手背,血管清晰可见,只拍一下,血管就凸出来,一针到位,药液顺畅地涌入血管……

如果不是专业医护人员,很难想象谁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这些专业操作,而且操作者还是一位瘫痪病人,这一切都是他趴在床上完成的。

王德林,常州人,今年52岁,7岁遭遇车祸,手术切除了左肾、脾脏和大半个肝脏,胸椎6以下瘫痪,因为常年卧床引发泌尿系统感染。为了对抗反复发作的肾炎,从30岁起,他就不得不像这样给自己挂水,持续了近20年。

卖油翁说过,“无他,唯手熟尔。”

像平时一样,挂上水后,王德林开始工作——趴在床上接电话、打电话。这个不幸的人,还有一个了不起的身份:常州首个公益组织“一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”(又名“一加爱心社”)的创办者,常州家喻户晓的公益名人,今年3月5日登上央视《新闻联播》。

20年来,“一加爱心社”已发展为拥有23个高校分队、200多个服务点的庞大公益组织。谁能想象,它的总指挥竟然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。

百元善款激发了他的公益梦

上世纪90年代,电台热线就像今天的微博、微信一样流行,许多热心听众都喜欢打进电话,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。

被困在床上太久,太渴望与人交流,1998年的一天,王德林也拨通了电台的热线电话,在电波中将自己的遭遇和盘托出。没想到,他的不幸经历引起了远在贵州的一位听众的关注,没过多久,王德林收到了从贵州汇来的100元钱。

那个时候,由于长期生病用药,王德林一家的生活相当窘迫,为了省钱,也为了减少进食带来的排便麻烦,王德林的早餐往往只是一杯清水,这从天而降的100元,着实给家里解了燃眉之急。

之后的一年里,王德林每个月都会收到从贵州汇来的100元钱,汇款人叫张正强,也是一位高位截瘫者,残疾程度比王德林还严重。

从此,困居床上的王德林,有了一位远在异乡的朋友。王德林告诉记者,虽然30年来他们从未谋面,但彼此已经像亲人一样。通过电话,他们互诉心事,分享生活感悟,张正强更在王德林心灰意冷时鼓励他走出阴霾。

“我觉得这辈子能够遇到这样一个朋友,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。”

王德林说,张正强的这100元钱让他坚定了一个信念:这个世界上有不问结果、不求回报的无私给予。

“那么我是否也应该给予?”因为这100元钱,做公益的念头在王德林的心里发了芽。

能做点什么呢?瘫痪使王德林的整条脊柱都变形了,需要钢板支撑才能坐起来,且最多只能连续坐两三个小时,否则腰痛得吃不消,因此,他一个月也出不了几次门。

他于是想到了“爱心热线”——自己不就是通过电话倾诉苦闷的吗?一定还有很多残疾人和自己一样,有很多的烦恼期待向别人诉说!于是王德林将自己的电话号码通过电台广播开辟成“爱心热线”,趴在床上接听。

此后,他的房间总是电话不断,不少是深夜打来的,有时一说一两个小时,王德林时常一边挂水一边接听。

这对王德林的身体是一个挑战。除了肾炎,他还要承受褥疮、便秘等并发症的折磨,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胆结石。对于下肢肌肉萎缩、体重不到25公斤的王德林来说,手术摘取胆结石风险太大,只能采取保守治疗,这就意味着他必须长时间地忍受疼痛。

有人说,世界上最痛的莫过于生孩子,可你要是得了胆结石,那以后生孩子都不怕了。

王德林对记者说:因为瘫痪我翻不了身,可有时候胆结石痛起来,我能从床头翻到床尾。

但是只要电话铃声一响,他拿起电话,就必须拼命忍住疼痛,不让自己的声音有任何异样。

就这样,王德林接听电话20年,累计10多万次,由于总是支撑上身,他的双臂已经变形,手肘上的老茧异常粗大……

当“一加爱心社”遭遇信任危机

王德林的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,还曾支边援藏,“奉献”是这个家的“家风”,但当王德林要“奉献”自己时,父母却沉默了。

他们担心儿子的身体吃不消,另一方面,家里不宽裕,“爱心热线”一开通,王德林不仅要接电话,还要打电话给其他刚认识的残疾朋友、有需求的陌生人,每个月电话费要几十元,最后不得不用零售电话卡的方式补贴电话费。

1999年,王德林开始不满足于在电话里为他人排忧解难,他要组织一支队伍,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他和几个最亲近的残疾朋友一合计,成立了常州首个志愿者组织——“一加爱心社”。

创立之初,“一加”的境况不是简单的“困难”二字所能形容。王德林说,最早一起做公益的,除了残疾人外,就是学生。大家都没钱,能做什么呢?最终定位在提供体力方面的基础支援服务,说白了,就是干体力活儿。

但经济问题还不是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。最艰难的,是那时社会普遍缺乏公益观,人们大多不知道什么是志愿者组织,对于“一加”,很多人不理解甚至不接受。

王德林苦笑道:你看现在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志愿服务,很多高校也鼓励大学生做公益。但在20年前,没有手机、微信、QQ,我们一说做公益,就要打电话到学生家里去,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:“孩子最重要的是把学习成绩弄弄好,以后有出息了才能回报社会,现在还是不要去参加这些活动了。”那时候,在很多家长看来,参加志愿活动是不务正业。

“一加”遭遇到“信任危机”,志愿者到一些社区,人们常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他们,甚至因为手续问题,“一加”一度被取缔。

但对公益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。那时因为低保还没普及,很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,因为经济拮据,根本请不起护工,亟需无偿照顾。王德林觉得,程序可以慢慢走,“一加”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,用行动向世人证明自己。

王德林说“一加”有三层含义:第一层是谐音“一家”,在这个大家庭里,无论你的身份高低贵贱,无论你的身体健康残疾,大家都是平等的;第二层是希望我这个“一”能召唤更多人参与,加一加二加三加四加五加六……它象征着一种理念、一种精神的传播;第三层是“一”与“+”可以组成一个“干”字,即“一加”最重要的是“实干”,用“实干”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。

“实干”的“一加”让许多残疾人鼓起了生活的勇气,让许多老人干净体面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。王德林至今记得“一加”志愿者们照看的第一位老人佘奶奶。她临终前一直念叨着要见见王德林,当王德林被志愿者背进佘奶奶的小屋时,已经不能说话的老太太流下了眼泪,颤抖着双手,向他作最后的致谢……

这样的告别不断上演。20年来,“一加”送走了100多位孤寡老人和残疾病人。同时,一批批高校志愿者毕业离开常州,一批批大学新生加入“一加”,“一加”的事迹被广泛宣传,“一加”赢得了社会认可并最终以“一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”的正式名称注册……时光荏苒,一切都在改变,不变的是“一加”志愿者始终信守的“实干”二字。

20年公益写就“爱的万言书”

王德林的床头矗立着几个大书架,上面塞满了一排排文件夹,记者翻开一看,大吃一惊。

这是从1999年“一加”创立至今20年来详细的公益档案,王德林称之为“爱的万言书”。

最初的一个档案,记录着“一加”帮扶老人的姓名、身体状况和帮扶内容,时间是1999年11月20日,记录人“一凡”用娟秀的正楷,一丝不苟地写下对家住常州清凉新村的缪阿听老人的服务内容:“擦窗户、拖地、擦门、洗台毯……”

除了详细记录帮扶内容外,“一加”还提出了公益活动的注意事项和有待改进之处。“一凡”这样写道:“社员在离开时切记,要帮老人的脸盆、水桶加满水,而且必须礼貌地向老人道别。”

从1999年到2018年,“一加”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,最初十几个,现在过万,爱心档案也增加到一万多份。随着人数的增加和“一加爱心社”志愿者服务中心成立,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。

现在,“一加”每周都为周边民工子弟提供家教辅导,为有志于自力更生的残疾人提供手工制作和推拿按摩培训,为聋哑人提供手语培训,为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心理咨询、法律咨询等,服务项目从最初的基础体力劳动扩展到十几项。

2005年2月14日,对“一加”乃至整个常州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天。为解决经费问题,王德林和几个骨干批发了一些玫瑰花在这天义卖。没想到,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,下到三四岁的孩童,购者踊跃,他们向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,向“一加”的志愿者致敬。

此后,每一年的这一天,“一加玫瑰义卖”成了常州市的明星公益活动。

回忆起当年第一次义卖,王德林感慨万千。几位残疾志愿者从他家出发,推着轮椅、拄着拐杖一路沿途叫卖。

“别说残疾人,普通人都很难有勇气开口,他们的勇气,来自于对集体的感情,来自于为他人奉献的精神。”

20年过去了,从沿街叫卖发展到如今全市十多个义卖点,善款也从第一年260元、第二年2000元,发展到每年十多万元,迄今累计已有近百万元。

满墙的锦旗和各种证书,让王德林6平方米简陋的小屋熠熠生辉:“全国志愿者先进单位”“常州十大杰出集体”“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”“全省志愿者模范”“全国助残先进单位”……“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”“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”“江苏省道德模范”“江苏省残疾人自强模范”“常州道德模范”……

但王德林最珍视的,还是书架上那一排排公益服务档案,那里面有他20年来一步步的人生脚印,有他点点滴滴构建起的人生意义。

“可以说我经历过所有痛苦,感受过所有压力,但当我看到这些档案时,我就觉得这一切的痛苦、压力都是值得的。这个集体走到今天,就是一个奇迹,奇迹的背后,是这么多志愿者的大爱仁心。”王德林有些激动,“如果我放弃或者没做好,我会觉得对不起他们,所以在我有生之年,我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力,坚持下去,把它做好!”

从1999年到2018年,“一加”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累计50万小时,长期帮扶和照料593户重病贫困家庭、260多位孤寡老人。与此同时,许多当年“一加”的毛头小伙子,如今成为公益组织的栋梁之才。

最近,王德林要动身去陕西作公益讲座,邀请他的,是当年“一加”的青年志愿者侯涛。

侯涛在常州进修时加入了“一加”,是首批志愿者之一,陪伴照料过孤寡老人周玉莲、卞惟广。2009年11月,他回到陕西,指导学生创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“一加春雨爱心社”。近十年来,陕西“一加”由最初的21人发展到1000多人,包括侯涛的妻子、儿子。2016年,侯涛被陕西省委授予“全省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

王德林说,陕西之行后,他还要去西藏,那是他出生的地方,“希望把公益的理念,带到我的故乡去,带到更多的地方去。”

母亲、妹妹、一凡始终站在他身后

20年公益之路,扶助王德林前行的是三个女人:母亲、妹妹和同道“一凡”。

2017年12月5日,王德林登上了央视综艺频道《向幸福出发》节目的舞台,在这个舞台上,王德林第一次向对他的人生具有特殊意义的三个女人告白。

第一位是母亲。自王德林7岁车祸后,母亲没离开过儿子一步,照顾王德林近半个世纪。王德林无法自主排便,母亲每隔三四个小时就给他按摩。85岁的母亲常常念叨的一句话是,“我必须活下去,才能照顾德林!”

王德林告诉记者,母亲每天晚上要给他翻三次身。常州的冬夜很冷,母亲干脆和衣而睡,她怕脱衣穿衣会感冒——一旦感冒就没法照顾儿子了。

第二位是妹妹。当母亲因为青光眼几乎双目失明时,是妹妹担负起照顾王德林的重担。因为要照顾哥哥,妹妹和丈夫分居两地;因为夜里要为哥哥翻身,妹妹白天无法上班,只得在离家3分钟路程的地方开了间馄饨店,她说,“这样哥哥但凡有个什么事,我能马上回家。”

第三位是“一凡”。让王德林鼓起最大勇气告白的,是一个对他有着特殊意义的人。

“在走上公益之路前,我很孤独,也很痛苦,所以打电台热线倾诉,‘一凡’通过电台知道我的事情后,第一时间来到我身边,帮助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广阔的世界。现在回想起来,她那样做就是一种志愿行为。”

20年公益路,王德林说自己只能趴在6平方米小屋里“发号施令”,而“一凡”不仅和他一道创办了“一加”,更是他的臂膀、他的腿。

1999年冬天,刚刚成立的“一加”走访结对点老人,老人们住得分散,“一凡”拖着残疾的腿、忍着类风湿关节炎的疼痛,带着面包和水,骑着自行车一户户走访,一跑就是一天。她回到王德林家时已是晚上七八点钟,下着雪。王德林说,“她敲开我家房门进来时,身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,雪花随着她飘进屋里……那一幕,我这辈子都忘不了!”

在王德林的眼里,“一凡”踏实、低调,待人真诚,她曾经帮扶一对老夫妻十多年,像女儿一样送走老先生,又继续照顾如今已90岁、双目失明的老太太……

20年来朝夕相处,他们是彼此最亲密的知音;7000多个日夜相互扶持,他们是对方最有力的支撑。

“我觉得今生遇到她是我的幸运,一辈子的幸运。”

“幸运”不只是遇到“一凡”,“幸运”是王德林对自己人生的评价。

40多年的残疾,52岁的他,体重只有25公斤;20年公益之路,却让他的人生如此厚重。回首往事,华发初生的王德林轻言细语里透出的是豪迈与自豪:我人生中所有的不幸汇集到一起造就了我的幸运!没有那场车祸,就没有我后来遭遇的灾难;没有那些灾难,就不可能成就我的人生。是所有的不幸造就了我的幸运,而我今生最大的幸运,就是遇到了很多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,他们跟我一起创造了奇迹!

本报记者 徐 宁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最新文章 热点新闻 相关文章
    没有相关文章